食堂暫時禁止使用冷凍食品

 行業新聞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/11/17 8:26:00

10余省份進口冷鏈食品檢出核酸陽性,食堂暫時禁止使用凍貨

     近幾個月,進口冷鏈食品頻頻被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,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復的主要原因。

廈門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陽性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6日發布公告,1115日,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,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。經查,該批法國進口豬肉是從上海洋山港入關,共25噸。1014日運抵廈門某冷庫儲存至今,整批凍品未使用,沒有流入市場。

此前,天津市津南區、山東濟南、湖北武漢、福建泉州、甘肅蘭州等多地通報,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,進口冷鏈也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復的主要原因。

生鮮類食品進口高度依賴冷鏈物流,相伴而來的是潛在的感染風險

近年來,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,進口食品量增長迅速。

117日,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《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》指出,2019年中國進口食品金額高達908.1億美元,同比增長23.4%,來源地達189個。從金額來看,17個品類中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類及制品、水海產品及制品、乳品,進口額均超過100億美元。前五大食品進口來源地分別是新西蘭、澳大利亞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巴西。前三大口岸分別是上??诎?、天津口岸、深圳口岸。

報告稱,盡管當前新冠疫情使國際交往受到了很大影響,但預計2020年進口食品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。

在眾多進口食品中,包括生鮮在內的相當一部分品類高度依賴冷鏈物流。

與普通物流相比,冷鏈物流有三大特性,又稱3T原則,即產品質量取決于冷鏈儲藏溫度(Temperature)、流通時間(Time)、耐藏性(Tolerance)。冷鏈物流的核心是全程不斷鏈,一旦斷鏈脫溫,就會給貨品帶來不可逆的影響,即便后面環節做得再好也是徒勞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說。

疫情之下,與冷鏈物流相伴而來的是潛在的感染風險。吳尊友表示,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,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。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發地區污染的物品,包括食品或外包裝,經過冷鏈運輸,可以把病毒帶到非疫區,從而引起接觸傳播。

進口冷鏈食品頻頻被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,不再進口行不行?

那么,是否應該像個別聲音呼吁的那樣,一刀切全面停止進口冷鏈食品呢?業界人士認為,就目前而言,這是因噎廢食、并不現實。

原因在于,冷鏈產品風險防控目前已進入防疫新常態階段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指出,一方面,國外疫情仍然持續蔓延,此起彼伏,很多國家迎來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;另一方面,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產品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,因此絕不能把進口產品全部拒之門外——這已經是共識、常識。

廣大消費者也無須過度擔心,但需注意食品衛生、好日做常防范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,大量科學數據表明食品不會感染新冠病毒,但有可能被污染: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、包裝材料的污染,二是受到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。

李鳳琴建議,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嚴格規范操作,做好食品加工環境包括食品包裝材料的消毒,嚴禁病毒攜帶者或感染者經營食品。

秦玉鳴表示,目前來看,無論是海關還是其他部門,都已經部署了嚴格的查驗、消毒以及管控的手段。暴露出來的問題貨品,從整體貨品占比來說,是相當小的部分。

冬季新冠病毒在污染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延長,普通人如何防護
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,國外疫情日益嚴重,加之進入冬季,新冠病毒在污染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延長。因此,目前嚴防境外輸入,防人亦需防物。他提醒:

快遞人員應佩戴口罩、手套,做到無接觸送件。對于海外高風險地區的郵件、包裹,取到快遞后,應先進行消殺,并在陽臺等室外空曠處放置一段時間方可打開。

購買冷凍食品時,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;儲存此類產品時,最好采用獨立封閉包裝;不要食用生冷海產品,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;食品加工處理時,也要注意生熟分開。